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欢迎访问环球体育健身器械生产有限公司网站!

图片名

全国订购热线:
020-88888888

主页 > 资讯公告 > 公司新闻

公司新闻
活动公告 公司新闻 健身指南 器材保养 常见问题

环球UG登录入口-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2月19日陈宇航)

作者:小编 发布时间:2025-05-09 06:06:00 次浏览

                                    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沉着应变、综合施策,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习总亲临广东、澳门视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两份文件,支持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和建设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在市及其会、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惠州坚定扛起经济大市挑大梁的责任担当,全市地区生产总值6136.4亿元,增速居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82.7亿元,增速居珠三角第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76.1亿元,增速居珠三角第三;固定资产投资2737.8亿元,总量居全省第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3.4亿元,增速居珠三角第一;外贸进出口总额3937.5亿元,增速居珠三角第二。一年来的发展历程很不平凡,成绩令人鼓舞,中国式现代化的惠州实践迈出新的坚实步伐。

                                    (一)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深汕西高速改扩建完工通车、稔平环岛高速先行段贯通。莞惠城际连通广佛肇并实现公交化运营。惠州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9.9%,惠州港总吞吐能力超1.8亿吨。惠州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博罗产业园区在省考核中获评优秀,广深佛惠莞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二期建成。推动与香港组装合成建筑产品标准互认入选省典型案例,创新设立大湾区(港澳服务)专区,新增一批跨境通办业务。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阶段评估,借船出海链接海外创新资源及创新人才取得新的突破。

                                    (二)以头号力度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县镇村发展动能全面激发。把引领区建设作为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最有力抓手,在建、新签约项目233宗,总投资约650亿元,已竣工52宗。链接9个镇、54个村、200多处景点的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及沿途驿站全面动工,一批亲子乐园、高端康养、酒店民宿项目落地。实施引领区建筑艺术计划,以“四村一厂一线”为启动项目,打造全球设计师、建筑师和工匠的“天堂”。县城补短板强弱项、央企助力共建等项目加快推进,一批名医院、名校与博罗、龙门托管共建。美丽圩镇、“四好农村路”、“三大”扎实推进,全年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完成超4万栋。全市“3+7”产业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6%。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亿元,超额完成省下达粮食生产任务,成功举办2024脱贫地区农副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全市县镇村绿化植树109.4万株,超额完成林分优化提升和森林抚育提升任务。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入选自然资源部十大典型案例并获中央财政支持。完成全国首宗红树林碳汇开发权交易。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获批数量全省第一,全年完成投资超100亿元。惠城区、博罗县、龙门县及5个首批省级典型镇获省考核优秀,获得优秀等次县(区)数量全省第一。博罗县经济总量居全省57个县(市)首位。惠东县入选“五好两宜”和美乡村国家试点。龙门县完成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工业投资增长20.6%。全市注册登记各级强村公司超200家,越来越多年轻人到乡村创业,惠东、博罗、龙门三个县持续人口净流入。

                                  环球UG登录入口-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2月19日陈宇航)

                                    (三)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惠州市跻身“2024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30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利润总额增长22.5%,电子信息产业、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6%、17.9%。超高清视频和智能家电、新能源电池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百强产业集群”。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3家(含复核)、国家和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7家,高新技术企业增量约占全省五分之一,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提高到41.3%。润泽新型智算中心项目动工。新建成新型储能应用项目75宗。率先突破黄唇鱼和硇洲族大黄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新开工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3个。出台系列政策扶持低空经济发展,启动建设全国首个低空行业数据空间。中国科学院“两大科学装置”建设及东江实验室成果转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埃克森美孚研发中心一期提前竣工,中海壳牌研发中心启动建设,亿纬锂能总部研发中心全面投入使用。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23.1%,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增长50.4%。成立首个市级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大力实施“十万人才大招引”等三大专项行动,人才总量突破170万。

                                    (四)“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内外需求持续扩大。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等系列促消费活动,带动零售业销售额增长6.8%。成功举办龙舞大巡游、马拉松等活动,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2.2%、17.8%。170宗省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额居全省第三,工业投资总量连续第三年超千亿元,中海壳牌惠州三期乙烯项目和聚碳酸酯项目全面建设,太平岭核电一期1号机组竣工,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一期项目全面试产。全年进出口增长15.5%,建成惠州首个RCEP服务中心,新认定2家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五)突出建管并重,城市品质进一步提升。建成鹅城大桥、南山快速路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整治交通安全黑点堵点20个。新开工改造170个城镇老旧小区,启动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开展未来社区试点,拆除“两违”建筑525.3万平方米。“信号升格”工作经验在全国工作会议上作交流推介。建成稔平半岛至大亚湾供水工程。国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环境空气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重点城市前列。

                                    (六)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攀升。全面完成省、市十件民生实事。新增城镇就业8.9万人。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5010个、义务教育学位3.2万个、高中学位5700个。惠州学院获批3个专业硕士点。成功入选国家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6535套(间),发放特殊困难群体救助补助资金7.9亿元、高龄津贴1.1亿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获评全国先进。完成东江纵队纪念馆改造提升,府城遗址公园、县(区)非遗馆建成开放,优化提升一批红色遗址展馆,新增各类惠民体育场地450片,惠州运动健儿在国际赛场展现新风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连续9年获平安广东建设考评优秀,成为全省唯一获授“二星平安鼎”的地级市。

                                    一年来,全市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等工作力度加大,“双拥”工作开创新局面。“五经普”顺利完成。民族宗教、侨务、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红十字、残疾人、对口支援、东西部协作、老区建设、移民、海事、气象、水文、消防等工作扎实推进。

                                    一年来,我们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坚持向市及其会报告工作,向市政协通报情况,市政府办理市代表建议236件、市政协提案120件,办复率均为100%。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三公”经费压减5.2%。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督检考项目压减42%。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在省委、省政府及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代表、政协委员,向各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界人士,向驻惠单位、驻惠部队、官兵、消防救援指战员,向企业界人士和创业务工人员,向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过往,惠州能够闯过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的急流险滩,取得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主要是做到了“五个始终坚持”: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高举思想旗帜,持续凝心铸魂,深入学习贯彻习总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把总的重要指示要求转化为抓落实的具体行动,坚定不移沿着总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行。认线”具体部署及市委工作安排,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自觉把惠州的工作放在全国、全省的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推进。

                                    ——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在推进高质量发展上实干笃行。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融入高质量发展全过程,聚力打造“2+1”现代化产业体系和“3+7”产业园区,各个县(区)都有了产业发展主引擎,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在全国同类园区中的地位持续巩固、不断攀升。

                                    ——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用心用情服务好各类企业,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力措施,及时出台配套政策,积极为企业纾困解难,帮助企业拓展市场、招引人才,支持企业更好发展。

                                    ——始终坚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引领区建设为牵引,以现代化交通体系为主框架,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更多资源下沉到县镇村,激发内生动力,惠州发展格局为之一变。

                                    ——始终坚持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把为人民造福的事情办好办实,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不足仍是惠州最大的实际,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部分企业经营困难,房地产下滑较快,重大项目接续不畅导致投资增长乏力。创新能力不强,打造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还需付出更多努力。城市发展格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突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还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反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政府系统作风建设仍需深化,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需进一步提振,干部能力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还有差距。我们必须直面这些问题挑战,采取针对性措施,全力加以解决。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总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及省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工作要求,按照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加快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努力开创惠州现代化建设工作新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固定资产投资实现正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5%;城镇新增就业8.9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完成省下达任务;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水质优良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确定这样的目标,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深刻把握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经济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特别是去年9月26日以来,党中央部署实施一揽子增量政策,有效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事实表明,经过不懈努力,政府和市场同频共振,社会预期和市场信心大幅提振,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和转型中的阵痛将得到有效克服。二是深刻把握省委、省政府对惠州寄予的厚望。省委、省政府出台两份支持惠州发展的文件,政策利好加速转化为惠州发展动能。我们要深刻体会省委、省政府对惠州的莫大期望,知重负重、勇挑重担。三是深刻把握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迫切需要。惠州经济长期保持向上向好态势,增速连续四年居全省前五。我们今年踮起脚、跳一跳,争取6%左右的增长、比全省目标高1个百分点,这既是惠州加快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为全省增长多做贡献的担当,是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实现的,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争取最好结果。

                                    立足当下,展望新的一年,我们信心满怀、决心坚定。惠州经济大盘稳健。经济总量稳步上扬,接连跨越5000亿元、6000亿元台阶。两大支柱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产业集群”,一批在全省甚至全国举足轻重的重大项目落地建设,先进产能接续释放,为新旧动能加快转换提供强劲动力,这是惠州经济行稳致远的支撑所在。惠州经济活力十足。实时人口近900万,实有经营主体突破90万户,其中企业33.7万家,产值超10亿元的工业企业有151家、超百亿元的15家、超千亿元的1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650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等高水平科技力量汇聚,拥有一大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这是惠州持续蓬勃发展的动力所在。惠州经济潜能巨大。拥有粤港澳大湾区、深圳都市圈等重大战略利好,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加快落地,“百千万工程”及引领区建设深入实施,城乡区域协调发展UG环球官网、陆海统筹山海互济将拓展巨大空间,这是惠州打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的后劲所在。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坚决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五个“必须统筹好”,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全力以赴做优经济质量、做强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能级,加速迈向万亿级GDP城市行列。

                                                                图片名 客服